close
目前,在陽邏港區已安裝14臺智能岸電箱、電纜自動提升裝置、改造岸電插座。長江航運產業研究中心負責人稱,靠港船舶使用岸電可節約能源費用30%左右,降低港口污染15%以上,經濟性和環保效益凸顯。

采訪團記者走進武漢新港陽邏港區采訪 長江日報記者記者劉斌 攝

北京市民劉蕓趁著暑假帶著兩個孩子來武漢旅遊,她對采訪團記者說:“東湖綠道將湖光山色與人文氣息完美結合,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為市民遊客提供瞭絕佳的放松休閑空間。綠道裡禁止機動車通行,既安全又環保。”

“工業糧食”芯片在光谷加速自主研發、生產

2017年3月底,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t4)簽約落戶武漢,總投資350億元。t4項目的進展成為采訪團所關心的問題。“t4項目將於2020年進行大規模量產”,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趙軍回答說。

第6代柔性顯示面板2020年大規模量產

談到如何切實落實高質量發展,刁石京說,我們要以創新為核心,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加工應用上發揮自己的優勢,促進持續高速發展。“芯片作為信息化時代的‘工業糧食’,正在光谷加速自主研發、生產,力爭10年後,不懼國外存儲芯片巨頭的競爭。”

工人村棚戶區滄桑巨變

“從2000年的252億到2017年的1.2萬億,武漢的高科技產業顯示出驚人的發展活力。在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下,自主創新技術顯得尤為珍貴,”浙江日報記者陳佳瑩說,“像烽火科技這樣‘國之重器’式企業,稱得上是中流砥柱一般的存在。在未來競爭中,這些高科技企業必將成為光谷武漢的制勝法寶。”

昨日一大早,采訪團有一路記者來到東湖高新區,逐一參觀采訪武漢華星光電、國傢存儲器項目、武漢銳科激光和烽火科技等高新技術企業,聚焦光谷高新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路徑。

71歲的胡昇老人在戴傢湖公園園史館向采訪團記者介紹,在上世紀50年代,戴傢湖還是個千畝水面的天然湖泊,但隨著戴傢湖成為熱電廠粉煤灰消納場,它漸漸被填平,後來成為高出地面20多米的“戴傢山”。之後,“戴傢山”又因粉煤灰可做磚而被挖空,漸漸成為垃圾堆,直到2013年12月,戴傢湖公園啟動建設。2015年5月1日,戴傢湖公園開園,成為周邊10餘萬居民健身休憩的好去處,也成為武漢東部的一大片綠肺。

“一港一主體”開啟陽邏港高質量發展

航運

中國日報記者劉坤認為,這一做法非常好。如果任由眾多碼頭企業零散開發、相互競爭,隻會導致岸線資源浪費,影響經濟效益,降低服務品質。全國各地港口資源整合漸成燎原態勢,成為推進港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港口轉型健康發展的重要抓手。武漢3個碼頭的整合,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港區物流運輸成本,讓港口企業充分享受生態長江發展機遇。

光谷瞄準核心技術,爭做湖北武漢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排頭兵。4月11日,國傢存儲器基地的無塵潔凈機房,啟動芯片生產機臺搬入安裝調試。

(長江日報記者李銳 汪文漢 見習記者潘露 通訊員熊歡 彭亞楠 實習生章瑩 李翠婷 本版統籌趙代君)由中宣部組織的“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采訪團昨天抵漢,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10傢中央媒體和沿線11省市主流媒體140餘名記者兵分四路,深入我市江灘、綠道、高新園區等地采訪,全媒體聚焦長江大保護下的武漢高質量發展經驗。

上午9時10分,采訪團一行來到陽邏港鐵水聯運一期貨場,這裡占地近400畝,與3條鐵路線連通的貨場一片繁忙景象。

2016年,陽邏港集裝箱鐵水聯運示范工程納入國傢第一批多式聯運示范工程項目名單。當年6月29日,鐵水聯運工程一期工程開工建設,去年12月28日投入運營,打通瞭鐵水聯運“最後一公裡”。

“胡昇老人講到戴傢湖命運的時候,我註意到他的眼圈都紅瞭,他是帶著感情在跟我們講。”上海東方衛視記者陳瑞說,“戴傢湖是中國新發展理念落地生根的生動實踐。”

烽火科技集團副總裁、中國工程院院士餘少華向采訪團介紹企業整體情況及科技創新情況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4日,采訪團有一路記者先後來到青山區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區、戴傢湖公園和東湖綠道,深入探訪我市棚戶區改造及生態環境建設。

目睹棚戶區滄桑巨變,采訪團成員感慨——

中央電視臺在長江報道船上設立演播室,主持人潘濤與武漢曲藝傢、作傢何祚歡、特約評論員楊禹以《江·城·人:相依存, 共發展》為主題,共話武漢。“我們不光是更好的江更好的城的受益者,我們還是更好的江更好的城的建設者維護者”,鮮明的主題和江城特色的精彩視頻畫面吸引瞭許多關心武漢的觀眾。19時央視《新聞聯播》則以《武漢光谷:以創新創造發展新機遇》為題進行瞭報道,時長2分51秒。報道說,武漢是長江的水運中樞,如何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改變舊有發展模式,將生態理念完整內嵌到高質量發展的經濟邏輯中,武漢光谷正在嘗試一條以綠色、創新發展為引領的路子。

“往日的工人村,硬像個大破窯,華中最大的棚戶區,住得人發毛……如今的工人村,環境多美好,青山碧水映藍天,紅花配綠草。”在青和居社區便民服務大廳,76歲的吳傳發老人為采訪團表演湖北慢板《幸福不忘共產黨》,引來陣陣掌聲。“這是我們棚戶區居民生活的真實寫照。”吳傳發老人動情地說道。

當談到高質量發展經驗,趙軍認為,自主創新、自主研發是核心,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際上是調整要素配量,提高創新能力的比重則至關重要。截至2018年7月,武漢華星光電中國專利已申請3923件,居湖北省第一。

除瞭國傢存儲基地、烽火科技等“國之重器”,在光谷自主創新的民營企業名單也在增加。武台中化糞池打洞漢華星光電的廠房內,投片、清洗、烘烤等諸多單元次第排列,通過全自動的機器人進行智能化生產,偌大的車間內幾乎看不見人。

4日,采訪團在東湖高新區參觀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激光焊接技術長江日報記者高勇 攝

工人村街黨工委負責人介紹,從2017年起,社區通過打造天天敲門組、順順吧、好樣的工作隊、社區好味到大食堂、四點半學校等五大紅色服務載體,構建自治、德治、法治與服務一體化的“三治一服務”體系,讓居民生活得安心、舒心、放心、開心。

長江新絲路國際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政介紹,鐵水聯運一期工程將鞏固做強兩條物流大通道:貫通東北糧食基地經武漢發往西南方向大通道;將原有新疆物資經天津發往東南方向的貨運通道引流經武漢發往東南,形成“新疆—武漢—東南”雙向對流的鐵水聯運通道,“2018年將完成3萬標箱。”

上午11時10分,采訪團一行來到陽邏港三期碼頭,一艘集裝箱輪船靠岸,馬達轟鳴,當接上碼頭上智能岸電箱電源後,馬達聲立即停止,煙筒煙霧立即消失,船上設施照常運轉。

“沒想到在武漢城市中心,還有這樣美的綠道,真是羨慕武漢人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陳兆國體驗東湖綠道後說道,“水體和植物都沒有受到污染,保護得很好。綠道沿線佈置瞭很多雕塑,文化氣息濃厚。”

“武漢踐行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陽邏園區公司董事長鄒德斌說,武漢新港空港綜保區上半年完成進出口總貨值5.36億美元,占年度目標8億美元的67.8%。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劉振興介紹,5年來,武漢新港通過構築四大航運服務功能平臺,不斷提升武漢航運中心的服務軟實力。

人才驅動激發自主創新

中心

中新社海外中心記者萬淑艷一直很關註鐵水聯運示范工程,她高興地說,“貨到武漢自然活,武漢通過鐵水聯運把東部的貨物運到西部,提高瞭效率,真正實現瞭黃金水道的黃金價值。”

上午9時40分,采訪團一行來到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陽邏園區。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堯遙表示,華星光電的面板產品工藝給他留下深刻印象,“通過這次采訪,我近距離接觸到瞭許多平常見不到的高科技企業,同時也深深感受到光谷的科技實力,說明武漢這些年來的確發展很快。”

工人村彰化化糞池探測器棚戶區始建於上世紀50年代。從2007年至2016年,歷經10年棚改,1.3萬餘戶、4萬餘名棚戶區居民告別低矮擁擠的棚戶,住進現代化小區,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民日報記者范昊天說,社區是基層基礎,青和居作為棚改社區,在黨建引領下的居住環境之變、生態環境之變、人文環境之變和服務環境之變,讓我印象深刻,也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時說到的“滄桑巨變,恍如隔世”有瞭切身體會。

煤灰山蝶變生態綠肺

“集團收入的10%投入到研發中,從事產品和方案研發員工超過35%。”餘少華回答媒體提問時表示,烽火科技集團通過引進頂尖專傢、維護知識產權、加大研發投入真正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

“戴傢湖的演變軌跡,是我們發展理念逐步轉變的縮影。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我們意識到永續發展的重要,生態文明建設就成瞭不二選擇。”經濟日報記者溫濟聰說,“從戴傢湖命運變遷,可以看出武漢的確稱得上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代表,踐行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研發員工超過35%

“真羨慕武漢人有東湖綠道”

青山

工作人員介紹,東湖綠道被聯合國人居署列為“改善中國城市公共空間示范項目”,讓市民遊客“慢享生活”,成為武漢打造“宜居城市”的閃亮名片。

在烽火科技的展廳內,一面巨大的“專利墻”吸引瞭采訪團的目光。“烽火科技集團是‘中國專利金獎’獲得者,累計申請專利4000多項,授權含國際專利在內的2000多項。”烽火科技集團副總裁、中國工程院院士餘少華向采訪團說道。總書記兩次調研武漢光谷,為高科技企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中國青年報記者李翀說:“當我行走在東湖綠道上,遠眺碧波萬頃的湖面,呼吸清新空氣,讓我心曠神怡、流連忘返。以後有機會,我一定會再來武漢!”

創造

目睹滄桑巨變,采訪團成員紛紛感慨:“不論是黨建引領夯實基層基礎,還是恢復綠水青山造福於民,武漢都真正踐行瞭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采訪團成員走進武漢新港

黃金水道的黃金價值正在實現

5年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首站冒雨來到武漢新港陽邏港區指出:“要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長江流域要加強合作,充分發揮內河航運作用,發展江海聯運,把全流域打造為黃金水道。”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5周年之際,昨日,采訪團有近30名記者先後走進陽邏港鐵水聯運貨場、武漢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園區、陽邏港一、二、三期碼頭,重點探訪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如何融入長江經濟帶,推動高質量發展。

鐵水聯運實現黃金水道的黃金價值

“中國首批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2層三維NAND閃存芯片,預計將於明年第二季度在武漢光谷實現量產。”紫光集團聯席總裁刁石京面對媒體提問如是回答。

采訪團在青山區青和居社區采訪,瞭解棚戶區變遷 長江日報記者胡九思 攝

“探尋光谷穩步取得高質量發展成果的經驗,正是此次采訪之行的目的。”中國日報記者邢奕說。

昨日的武漢,成瞭全國的新聞中心。

四大服務平臺助力長江航運中心騰飛

7月20日,新組建的中國信科集團在漢掛牌。這標志著光谷將加速成為我國5G產業重要增長極。

武漢新港空港綜保區於2016年3月獲國務院批復設立,2017年8月9日,封關運行,實現陽邏港、中歐(武漢)班列、天河機場三大國際物流通道的互聯互通。同時,陽邏港國傢進口肉類、糧食、水果指定口岸等三大口岸投入運營,成為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建設發展的新動能。

創新

新華社貴州分社記者劉勤兵說,他10多年前就在武漢讀書,那時看到的陽邏還是菜地和農舍,如今已是長江中上遊最大的集裝箱碼頭,10年來武漢抓住發展的黃金期,真正成瞭東方的“芝加哥”。

高科技企業成光谷制勝法寶

“陽邏港,靠長江,從上遊往下遊方向,依次並排的是陽邏港二期碼頭、陽邏港一期碼頭和陽邏港三期碼頭”,3個碼頭不按順序排列,讓采訪團十分暈頭。武漢港發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這3個碼頭已經開始整合。

今年6月17日,武漢市政府會議提出,武漢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建設,要在頂層設計上嚴格落實“一城一港一主體”的模式,解決好組建港口聯合體、完善多式聯運體系等關鍵問題。7月15日,武漢港航發展集團與卓爾控股集團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聯合成立一傢統一運營公司。

武漢新港委負責人介紹,通過整合,將加快陽邏港發展步伐,力爭在2020年基本建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

今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並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留下高質量發展的殷殷囑托。總書記在東湖高新區等地調研時強調,武漢要大膽創新,把科教優勢、人才優勢轉化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優勢,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致力於高質量發展。

岸電設施讓碼頭告別柴油味

台中市抽水肥 綠水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長江大保護”重要指示,今年6月17日武漢市政府會議提出,立足生態長江、綠色港航的總體要求,以減少船舶排放為重點,加快推進港口岸電建設。岸電設施,就是用岸基電源替代船上柴油機發電,以減少船舶在港口停泊時的污染排放。

“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采訪團全景聚焦 生態理念完整嵌入武漢高質量發展

中國青年報記者寧迪說,最吸引她的是岸電設施。從綠色環保的角度來講這個是符合現在發展的。通過岸電設施來控制住一定污染物的排放,即使有困難但是還是努力尋找新技術來保護生態環境。

責編:李智恒

台中抽水肥


788606921DA3E90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kwcrxk7kgd 的頭像
    fkwcrxk7kgd

    fkwcrxk7kgd的部落格

    fkwcrxk7kg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